弗里德曼赞同全民免费教育吗
周克成
铅笔经济研究社
弗里德曼教授的“教育券”制度举世知名。正是因为他发明了这一制度,许多人就误以为他是赞同“全民免费教育”的。自从四年前发表反对免费教育的系列文章后,就不断有人用这点来质疑我:连弗里德曼那样坚定彻底的自由主义者都不反对免费教育,你为什么要反对?
让我们就来看看,弗里德曼赞同的是怎样的免费教育。他在《资本主义与自由》这本经典著作中写道:
“政府对教育具有两个进行干预的理由。第一个是相当多的‘邻近影响’的存在,即:一个人的行动迫使其他人为之支付相当大的代价,而又无法使前者赔偿后者的情况,或者,个人的行动对其他人产生相当大的好处,而又无法使后者赔偿前者的情况——即:使自愿交易成为不可能的情况。第二个是对孩子们和其他对自己行动不负责任的个人的家长主义的关怀。”
确实,弗里德曼教授是赞同免费教育的。但是,他马上指出:
“假使这种学校教育的要求所引起的经济负担能很容易地为社会里的大量家庭所承受,直接要求家长们来承担这笔费用是可行的,也是需要这样做的。极端的情况可以通过向贫穷家庭提供特殊的补贴而得以解决。在今天的美国,很多地区符合于上述条件。”
这段话明白无误地表明,虽然弗里德曼赞同搞免费教育,但他所并不是赞同搞“全民免费教育”。因为有许多家庭本来是可以自己负担孩子的教育费用的。对这些家庭,只要直接要求他们必须让小孩接受教育就行了。而对于“极端的情况”——即那些穷得连孩子上学费用都承担不起的家庭,可以由政府提供教育补贴。
“部分免费教育”和“全民免费教育”,看似两字之差,其实际含义差距可用“天上地下”来形容。赞同部分免费教育,那能接受政府教育补贴的就只能是极少数人,因为穷得上不起学的毕竟也只是极少数人,而纳税人的负担也必将轻得多。赞同“全民免费教育”,则要求政府不分青红皂白地资助甚至包办教育,这样的结果是大家的税负负担不可避免地大幅上涨,而从中得到好处的则至少包括了那些本来富得流油的富家子弟。更有甚者,穷人缴纳了税收,但钱财都在一系列“转移分配”过程中耗散掉一大半,他们反而更加读不起书了。
还必须强调,弗里德曼是同意政府对穷人的教育作出资金补贴,而不是主张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更不是主张由政府“包办”教育,他写道:“这些理由只能论证政府给与某种学校教育的津贴是必要的。”
正是如此,弗里德曼教授才提出了“教育券”这一天才构想。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弗里德曼教授细致分析了政府包办教育的种种弊端。他对政府包办教育的种种批评,在我们今天的中国随处可见。只是不知道那么多人,为什么放着眼前的、政府包办教育弊端视而不见,对弗里德曼几十年前的批评视而不见。而一味地追求他们心目中的“全民免费教育”。
到了晚年,弗里德曼仍然对政府抱有高度的质疑态度,他在2006年接受另一位经济学家Russ Roberts(《看不见的心》作者)采访的时候,就开诚布公地说,“反对政府用武力抢钱行善”。而政府征税搞免费教育,实际上就是“用武力抢钱行善”。看来,晚年的弗里德曼连部分免费教育都不再赞成了。更别说他本来就反对的“全民免费教育”了。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2、薛兆丰,《思考宪政须忘记经济学吗》,http://xuezhaofeng.com/blog/?p=145
相关阅读:
我为什么反对免费义务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并不可取
要免费教育不如要民办教育
评论